德国足球名宿迪特马尔·哈曼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对拜仁慕尼黑的球队建设提出了尖锐而富有建设性的批评,他指出,拜仁必须更坚决地给予年轻球员机会,同时对计划出售的球员采取更果断的行动,这一言论迅速在德国足坛引发热议,许多专家和球迷认为,哈曼的建言直指拜仁近年来在阵容管理上的核心问题。
哈曼强调,拜仁慕尼黑拥有全德国最顶尖的青训体系之一,但一线队却未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。“看看穆西亚拉和保罗·万纳的例子——当他们得到机会时,往往能带来惊喜,但问题在于,拜仁太依赖成名球星,年轻球员的成长空间被压缩。”哈曼以穆西亚拉为例,指出这位年轻中场在2020-2021赛季崭露头角后,一度成为球队关键角色,但随后因俱乐部引援政策而面临竞争压力。
近年来,拜仁青训营涌现出不少潜力新星,如18岁的中场天才阿桑·韦德拉奥果和19岁的右后卫亚历山大·帕夫洛维奇,这些球员大多被租借或搁置在二队,一线队的机会寥寥,哈曼认为,这种模式不仅浪费资源,还可能打击青训球员的积极性。“如果连拜仁都不愿信任自己的年轻人,其他俱乐部更难以效仿,这最终会损害德国足球的整体竞争力。”
哈曼批评拜仁在球员出售问题上缺乏决断力。“过去几个赛季,像萨尔、萨比策这样的球员明明不在计划内,却因俱乐部犹豫不决而滞留,既占用薪资空间,又阻碍阵容更新。”他指出,拜仁在谈判中常因要价过高或拖延战术而错失最佳时机,导致球员贬值或合同到期自由离队。
以2023年夏季窗口为例,拜仁曾试图出售中场球员雷纳托·桑切斯,但因要价不符市场预期而未能成交,最终球员以租借形式离队,类似情况还包括法国边锋金斯利·科曼,其高薪合同和伤病问题使出售复杂化,哈曼建议,俱乐部应学习多特蒙德的模式——对不在计划内的球员果断降价处理,及时回收资金并腾出位置。
拜仁主教练托马斯·图赫尔的战术偏好也被哈曼提及,图赫尔以重视经验和稳定性著称,往往更倾向于使用成熟球员,这在短期内保障了成绩,却可能牺牲长期发展。“如果教练不敢用年轻人,青训体系的意义何在?”哈曼反问,他举例称,2024年欧冠小组赛对阵曼联时,拜仁在提前出线的情况下仍全主力出战,而非轮换年轻球员,这暴露了俱乐部在战略上的短视。
拜仁的引援政策也存在矛盾,近年来,俱乐部高价购入凯恩、金玟哉等球星,虽提升了即战力,但挤压了青训球员的生存空间,哈曼认为,拜仁需在“巨星策略”和“本土化”之间找到平衡,例如学习巴塞罗那的拉玛西亚模式或皇家马德里的“巴西双子星”计划,将青年才俊逐步融入核心阵容。
哈曼的批评不仅针对拜仁,也折射出德国足球近年来的困境,德国国家队在2022年世界杯和2024年欧洲杯表现低迷,与青黄不接密切相关。“如果连拜仁这样的标杆俱乐部都不培养新人,德国足球的未来靠谁?”他呼吁德国足协和俱乐部联手改革,加大对青训的投入和使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拜仁高层已意识到问题,体育总监克里斯托夫·弗罗因德表示,俱乐部将在2025-2026赛季调整策略,重点提拔二队球员,并简化出售流程,能否落实仍存疑,毕竟拜仁面临成绩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双重挑战。
哈曼的建言无疑为拜仁敲响了警钟,在足球日益商业化的今天,平衡短期成绩与长期建设已成为豪门俱乐部的必修课,拜仁若想维持霸主地位,或许真需如哈曼所言——给年轻人更多信任,对冗余球员更果断,否则,曾经的“青训宝库”恐沦为“人才中转站”,而德国足球的复兴之路也将愈发漫长。